先锋评论 || 读懂“一针六线”中的基层治理密码

巴蜀党建   2025年5月14日     四川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既要承载政策落地的千钧重任,更要传递民生福祉的温暖信号。5月12日,据四川党建网报道,泸州市合江县在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过程中,聚焦城市社区治理难点痛点问题,探索出“一针六线”工作法,以党建为针、治理为线,在穿针引线间勾勒出新时代基层善治图景。这一实践深刻揭示了基层治理的三大核心密码,即政治引领、群众路线、人民立场,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提供了方法论启示。
       密码一:政治引领是基层治理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合江县通过组建社区区域党委,突破条块分割的行政壁垒,构建“4+N”治理体系,将分散的治理主体凝聚成有机整体。这种以组织融合促进资源整合的方式,打破了传统“属地管理”的局限,建立起跨层级、跨部门的协同机制。新形势下,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进一步强化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推动机关单位、“两新”组织等多元主体向社区下沉,健全责任共担、资源互通、成果共享的联动机制,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密码二:群众路线是基层治理的活力源泉。基层治理既是技术命题更是群众工作,需要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治理共同体。合江县通过“两长两员”机制激活党员先锋线,以“业委会+管委会”模式延伸居民自治线,用志愿积分制培育志愿连心线,形成了多维度的参与网络。群众是基层治理的主体,唯有充分激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才能凝聚起治理的强大合力。要注重培育群众主体意识,通过搭建协商议事平台、完善参与激励机制、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等途径,让群众从治理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在共建共治中实现基层治理的良性循环。
       密码三:人民立场是基层治理的价值坐标。基层治理的终极价值在于让群众感受到“稳稳的幸福”。合江县打造“线上+线下”民情直通线,建立24小时应急响应机制;创建“荔城·邻里汇”共享空间,聚焦“一老一小”精准服务;推行文明新风线,以文化认同增强社区凝聚力。这些实践生动诠释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治理追求。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时,需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既要运用数字技术搭建智慧服务平台,更要保留“敲门行动”的温度;既要完善基础设施“硬支撑”,更要注重培育社区文化“软实力”,在解决群众“关键小事”中彰显治理“大情怀”。
       基层治理关键在党领导、靠群众、为人民。泸州市合江县探索的“一针六线”实践,以党建凝聚合力,用机制激活自治,用服务温暖民心,为基层治理提供了生动样本。期待更多地方因地制宜,既传承“枫桥经验”等传统智慧,又善用数字技术提升效率,在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实事中织密治理网络,让社区既有智能化的便利,更充满互助共治的人情味。(作者: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