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区财政局】强化预算绩效监督管理 推动财政资金提质增效

巴蜀党建   2025年6月24日      四川

 

 

       今年以来,巴中市巴州区财政局聚焦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创新,以实施“监督绩效提升年”行动为契机,积极拓展“源头管控、过程审核、精准监管”新路径,全力打造科学有效的预算绩效管理“巴州模式”。

       打造绩效管理“三支柱”,把牢预算编制源头关以绩效目标管理、自评结果审核、指标体系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绩效管理“三支柱”,把牢预算编制源头关。一是严格执行绩效目标前置制度,将目标设定作为预算申报的必要条件,对未按要求编制绩效目标或审核未通过的项目,一律不予安排预算,实现预算部门和预算项目编制两个“全覆盖”。二是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对所有预算项目实行“线上+线下”双重审核,确保绩效目标与项目内容、资金需求精准匹配。三是建立绩效目标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政策变化、项目进展及时优化目标内容,确保目标设置始终契合实际需求,实现预算资金效益最大化。

       创新联动审核“三机制”,把牢预算申报审核关积极构建联动审核、问题反馈、结果挂钩“三机制”,把牢预算申报审核关,提升自评结果公信力。一是建立“绩效股+业务股+第三方机构”联动协同审核机制,通过专业人员与外部智库的深度协作,对区级预算单位自评报告开展全覆盖审核,重点核查数据真实性和评价客观性,有效提升自评质量。二是建立问题反馈与整改跟踪机制,针对审核发现的问题,及时向预算单位下达整改通知,要求限期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确保问题整改落地落实。三是将自评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对自评质量高、资金效益好的项目优先保障预算,对自评不规范、问题突出的项目压减或取消预算,形成激励约束效应。

       强化绩效监管“三措施”,提升财政资金“绩效度”。完善前端监督、重点监控、事后检查监管措施,动态掌握政策和预算执行情况,提升财政资金“绩效度”。一是加强预算前段监督。严格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从严控制非必须支出和一般性支出,从紧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做到应编尽编、应采尽采,防止无预算、超预算采购。二是加强重点绩效监控。以5月、9月、11月为节点,选择当年实施的涉及民生领域、群众关注度高的部分政策、项目,以及日常监控发现的绩效目标偏离较大、执行进度不佳的部门预算项目,委托第三方机构集中实施“月度”“季度”重点监控,同步开展财税政策落实情况及会计质量监督,及时纠偏纠错问题。三是加强事后监督检查。根据年初检查备案要求,4-7月开展财会监督检查,9-11月开展财经纪律专项整治、政府采购领域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肃处理。(陈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