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评论 || 向 “绿” 而行 绘就生态文明新图景

巴蜀党建   2025年7月16日     四川

 

 

       近日,《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的出版发行,为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重要文献。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兴则国家兴,这一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广大党员干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和推动者,当以 “绿” 为笔,饱蘸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民的深情,在厚植新绿、点绿成金中奋力绘就生态文明的最美画卷。

       厚植新绿,需涵养敬畏之心。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关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回顾往昔,一些地方因过度开发、盲目破坏,致使生态环境恶化,资源过度消耗,给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制约。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的道理,尊重自然规律,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在规划发展、推动项目时,秉持严谨科学的态度,不搞急功近利的 “政绩工程”,而是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像守护生命一样守护每一片森林、每一条河流、每一寸土地,让生态环境在悉心呵护下焕发生机,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根基。

       点绿成金,要善谋发展之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为我们指明了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方向。当下,许多地方积极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新路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比如,一些山区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发展生态旅游、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等绿色产业,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增加了群众收入,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党员干部要立足本地实际,积极挖掘生态优势,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促进生态资源向经济价值转化。同时,要加强科技创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生态治理效能,以绿色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让 “绿色红利” 惠及更多群众。

       生态文明建设,人人都是参与者、受益者。党员干部不仅要自己向 “绿” 而行,更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广大群众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普及生态环保知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让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的理念深入人心,使绿色出行、垃圾分类、节约水电等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鼓励群众参与生态监督,及时发现和制止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只有凝聚起全社会的力量,才能汇聚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让美丽中国的画卷在全民参与中更加绚丽多彩。

       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为指引,怀揣对自然的敬畏心,紧握绿色发展之笔,在厚植新绿、点绿成金的征程中砥砺前行,为绘就生态文明最美画卷、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巴中市巴州区民政局 赵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