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评论 || 感悟“四渡赤水”背后的“青年志”

巴蜀党建   2025年7月16日     四川

 

 

       近日,有幸聆听了有关“四渡赤水”的专题讲座。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红军始终信念坚定、勇于突破、抓住机遇、灵活转变,这些精神和智慧值得每一名党员干部学习。

       感悟“一渡”的破难题,践行“闯关夺隘”的青年志。红军攻占遵义城后,面临几十万国民党的重重包围,形势十分不利的情况下,中央审时度势,果断放弃原来的计划,决定西渡赤水,兵分三路寻机突破了敌人的围追。新时代青年既要“破”不敢担责、逃避退缩的束缚,也要“破”疲沓拖拉、瞻前顾后的懈怠,还要“破”因循守旧、眼光陈旧的固执。

       感悟“二渡”的灵活转变,践行“因势求变”的青年志。红军陷入敌人包围时,中央毅然放弃在在四川建立根据地计划,适时灵活转变行军方向,从扎西折返东渡赤水,避免与敌军正面交锋,再度占领遵义城。新时代青年当以“识变之智、应变之方、求变之勇”,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感悟“三渡”的坚定信念,践行“向心而行”的青年志。一渡赤水河之后,折返再二渡,后又三次东渡,在同一个据点如此反复,心中都存在许多疑问和不解。但红军始终坚定“军令如山,使命必达”的信念,坚决执行党中央命令。新时代青年需筑牢“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政治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接续奋斗。

       感悟“四渡”的抓住机遇,践行“乘势而上”的青年志。面对战场局势复杂多变,红军能及时抓住“四渡”之后黔中兵力薄弱的机会,巧妙地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把几十万敌军甩在身后。新时代青年要锤炼“见微知著”的洞察力,培养“机不可失”的紧迫感,在时代浪潮中抢占先机。(作者:刘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