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处乡:“移风易俗”培训,为乡村文明“加码”

巴蜀党建   2025年8月22日      四川

 

 

       “大家都知道,我们在办酒席的时候,是乡村里人情往来最集中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乡村的风气。今天请大家来,就是想一起学习一下移风易俗的新要求,以后我们办酒席,要办得既热闹,又文明,还省钱……”近日,在贵州省赫章县辅处乡的会议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移风易俗培训正在进行。

 

 

       在此次培训中,辅处乡召集了辖区内负责操办红白喜事的“先生”“管事” ,以及厨师队伍。这些人在当地乡村的各类宴席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是乡村人情往来的组织者和执行者。“我们都是乡村里办酒席的常客了,以前就是按照老传统来,但是听了今天的培训,才知道原来还可以这样改进,既能保留热闹,又能避免浪费。”一位参与培训的“管事”感慨地说。

       培训内容围绕抵制高价彩礼、拒绝滥办酒席、反对大操大办、倡导厚养薄葬、摒弃封建迷信等多个方面展开,旨在让这些乡村宴席的“关键人物”深刻理解移风易俗的内涵,并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践行。

       在谈到抵制大操大办时,培训人员举例说明:“以前有的家庭办喜事,为了面子,宴席规模越来越大,菜品越来越多,最后造成大量浪费。现在我们倡导适度办席,践行‘光盘行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把节省下来的钱用在更有意义的地方,比如孩子的教育、家庭的发展上。”

       培训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今后一定会以身作则,把移风易俗的理念融入到每一场宴席中,为树立文明乡风贡献自己的力量。

       近年来,辅处乡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通过一系列举措推进移风易俗工作。除了开展此类培训外,还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宴席操办标准》,从菜品数量到随礼金额都作出明确规定;利用大喇叭播放、群众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移风易俗知识,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如今,在辅处乡,文明新风正悄然兴起。村民们不再盲目攀比,而是更加注重生活品质和家庭幸福。“以前办一场酒席,压力很大,不仅经济上负担重,而且操心费力。现在好了,有了这些新规定,大家都轻松了,邻里关系也更和谐了。”一位村民高兴地说。

       移风易俗,非一日之功。辅处乡将持续发力,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让文明新风吹遍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贵州省赫章县辅处彝族苗族乡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