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傲!巴州学子亮相阅兵现场
巴蜀党建 2025年9月5日 四川
9月3日上午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图片来源:新华社)
这场盛典
既是对历史的深切缅怀
也是对和平的坚定守护
更是青年一代
接过历史接力棒的庄严宣誓
骄傲!
巴州学子刘曜瑄、陈杉
有幸参加合唱团和志愿者
亲历这一大国盛事
纪念大会上,随着大学生合唱团激昂的歌声在天安门广场响起,现场的氛围顷刻达到高潮。合唱团的3000余名成员来自首都40所高校,巴中棠外优秀毕业生、现就读于中央财经大学的刘曜瑄有幸参与,他们用青春的歌喉唱响对历史的缅怀、对和平的珍视,以及巴山儿女对祖国的深情礼赞。
同时,来自北京33所高校的4265名青年志愿者分布在天安门广场各个服务岗位。这些经过严格选拔的青年志愿者,从凌晨就开始投入工作,确保阅兵活动的顺利进行。巴中棠外优秀毕业生、现就读于中央财经大学的陈杉便是其中一员,他们继承先辈遗志,秉持报国之志,在幕后默默奉献。
刘曜瑄:
以青春和声传承红色血脉
刘曜瑄来自巴州区,是巴中棠湖外语实验学校初2017级13班、高2020级7班的优秀毕业生,现就读于中央财经大学。
今年5月初,作为学院首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学生,当团委老师告知刘曜瑄有机会参加纪念活动合唱选拔时,他立刻意识到这个机会的分量——这既是对他的肯定,更是一份需要以责任去扛起的使命。在学校面试中,从唱歌的基础发声到音准的精准把控,再到结合外形气质的综合评估,刘曜瑄顺利通过选拔,成为合唱团的一员。
“从接到排练通知到正式演出,整整三个月,我们几乎每天都要练四五个小时。一开始总觉得自己唱得不够有力量,直到老师讲起《太行山上》里战士们浴血奋战的经历,我想起小时候在川陕苏区将帅碑林里听过的故事——那些长眠在家乡土地上的先烈,不也是这样为了信念拼尽全力吗?这不是普通的唱歌,是替老区的先辈们传递一种从未褪色的精神。”
在纪念大会现场,当歌声与军乐交织,刘曜瑄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家乡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的景象。中学时期,他曾驻足陵园,那一排排刻着英烈姓名的石碑,让他深刻领悟到“巴山儿女以生命写忠诚”的厚重内涵。
谈及演唱时的心情,刘曜瑄的语气变得格外郑重:“当‘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的旋律响起时,我的脑子里全是课本里见过的革命先烈形象,还有家乡川陕苏区将帅碑林里长眠的先烈们。我们的声音不光是唱给现场的观众听,更是唱给巴州老区里那些曾为了今天抛头颅、洒热血的先辈,唱给那段在大巴山深处书写的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
纪念大会虽已落幕,但参加纪念大会的那份荣光,以及巴山儿女的传承,将一直激励着刘曜瑄。
弘扬志愿精神 贡献青春力量
陈杉来自巴州区,是巴中棠湖外语实验学校初2016级12班、高2019级10班优秀毕业生,现就读于中央财经大学。在这次意义非凡的纪念大会上,陈杉有幸成为一名志愿者,肩负起和平门地铁站至人民大会堂西侧的观众引导重任。
7月初,学校从各个学院以及学生干部中挑选志愿者,陈杉凭借自身出色的综合素养通过筛选。随后,她和队友们经历了前期的严格训练和系统知识学习,并顺利通过考核,正式成为纪念大会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
今年暑假,当大多数同学都在享受悠闲假期时,陈杉和队友们却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紧张的校内培训中。从深入学习历史精神的深刻内涵,到熟练掌握志愿服务的各项礼节规范,大家都全力以赴。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的不仅仅是一项任务,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
8月,实地演练工作陆续展开,陈杉和队友们进行了数次实地踏勘和三次全面演练。每次演练,大家都以最饱满的精神面貌投入其中,展现出志愿者风采。在最后两次演练中,他们下午出发,直到第二天清晨才返回,尽管困意和疲惫交织,但内心始终被自豪与激动所填满。
纪念大会当天,虽然陈杉并未站在广场核心区,但那震耳欲聋的礼炮轰鸣声、整齐划一的军队踏步声,以及呼啸而过的飞机轰鸣声,依然如同一股强大的力量,让她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当行进方队从志愿者身边经过时,她为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志愿者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陈杉从小生活在红色巴中,红色基因早已深深融入她的血脉。此次能够亲身经历大国盛世的辉煌时刻,并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无疑是她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这段经历不仅让她得到了成长和锻炼,深刻领会了志愿精神,收获了满满的感动和力量,也更加坚定了她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的信念。未来,她将带着这份使命和信念,继续努力奔跑,贡献青春力量,不负时代,不负家国。
来源:巴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