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糯东,踩实成长的脚印

巴蜀党建   2025年9月5日      四川

 

 

       2024年8月1日的早晨,雨后的山路泛着泥泞,林间飘着薄雾,我就这样背着行囊,带着对未来的期许与坚定走进了勐海县勐往乡糯东村委会。作为一名基层治理专干,从迈入村口的那一刻起,伴随着亲切感与熟悉感而来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

       路在脚下:从“初学者”到“小干事”

       最初的日子,如婴儿学走路般磕磕绊绊,所幸有村干部们手把手地带我“走路”,清晨去地里查看甘蔗的长势;中午我便沉下心来钻研弥补农村政策法规盲区;傍晚跟着村干部挨家挨户宣讲政策提升普及率。

       今年雨季刚到,曼嘎小组的独居老人玉管户就拉着我往她屋里走,先闯入我眼睛的是满墙的霉斑,地面上到处是用来接水的盆和桶,雨水落在盆里也落在了我的心里。我和村干部连忙记录下漏雨的位置,用塑料布在屋顶撑起临时遮挡,等雨停时修补漏雨的位置暂解燃眉之急。第二天一早,我便揣着连夜整理的材料,同岩章支书跑乡政府申请危房改造资金。

       雨过天晴,我低头看着从指尖滑落的玉米粒,抬头看着那面用心堆砌出来的光洁墙面以及那“闪着光”的新屋顶,那是一点一滴攒起来的信心——自己终于从有心无力的“初学者”,慢慢成了能为乡亲们搭把手的“小干事”。

       真扎实驻:从“治理专干”变“全能助手”

       基层是一面多面镜,折射的不仅是群众的期盼,更是自己的成长轨迹。作为基层治理专干,我明白,这里需要的不是只会啃书本的“哲学家”,而是能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实干家”。当村委会提出试种30亩工业辣椒来壮大村集体经济时,村民们议论纷纷,我理解大家的担心与顾虑,但路在眼前总得有人迈出第一步。于是,我便和村两委的同志们带头承包了30亩试验田,从育苗时的肥料浓度控制,到挂果期的病虫害防治、再到采摘时的时机把控都亲自动手。功夫不负有心人,当一个个红彤彤的辣椒缀满枝头时,我从那呛人的辣味里品出了糯东村日子越过越红火的甘甜。

       时光匆匆,村委会旁的大青树又添了一圈年轮,我骑着电动车慢悠悠地逛着,手里多了几包煮熟的糯玉米,远处玩耍的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冲过来叽叽喳喳地分享着趣事。这些细碎的温暖,恰似糯东的阳光,日复一日,源源不断地给予我能量,温养着我的初心。

       少年不惧岁月长,我会继续怀揣着这份初心与责任,在田间地头慢慢走,在群众家里常坐坐。回头看,身后那一步步踩出来的脚印,都是我基层答卷上最璀璨的答案。(云南省勐海县勐往乡糯东村基层治理专干 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