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破解“两难”痛点 巴中交通打造货车司机服务新样板

巴蜀党建   2025年9月11日      四川

 

 

       货车司机是物流运输的“主力军”,其“停车难、休息难”的困境,既是行业发展的堵点,也是民生保障的焦点。巴中市交通运输局深入开展货车司机投诉处置质量效率不高专项整治,变“被动应对”为“主动作为”,通过资源整合、服务升级、机制创新,构建起货车司机服务保障体系,探索出破解行业难题的有效路径。

 

(巴中市巴州区北环线货运停车场。巴中市交通运输局供图)

 

       精准布局,打好资源整合“组合拳”。坚持“存量挖潜+增量提质”,盘活资源、科学配置,让每一分投入都见实效。在存量盘活上,建立闲置资产与需求对接机制,在通江县小江口投入56万元,将410平方米闲置场地改造为“货车司机之家”,集成餐饮住宿、维修保养等功能,配置休息床位让司机“累有处歇”,实现“小投入大效益”。在增量布局上,融入城乡规划“一盘棋”,在巴州区北环线投资5500万元建成货运服务区,150个车位缓解城区压力,24小时安保让停车更放心;在平昌县新建停车场同步规划72个货运车位,洗车、加水等“一站式”服务覆盖司机所需。今年以来,全市新增货运车位270余个,形成“城区有枢纽、县域有节点”的服务网络。

       暖心服务,织密民生保障“幸福网”。聚焦“洗热水澡、吃热乎饭、睡安稳觉、停放心车”的期盼,延伸服务触角,让货车司机不止于“能停”,更在于“停得好”。各站点设免费洗衣房、24小时热水淋浴间等,让长途司机洗去疲惫,让生活服务更接地气。“司机驿站”提供应急药品、充电等“微服务”,通江“司机之家”设图书角、心理咨询室,让休息更舒心,让贴心服务更有温度。维权窗口联动多部门,今年已解决运费纠纷、违章申诉等30余起,让司机“遇事不慌”,让权益保障实打实。

 

(巴中市通江县小江口汽配城“货车司机之家”。巴中市交通运输局供图)

 

       机制创新,构建长效治理“新格局”。以机制创新筑牢长效根基,实现从“接诉即办”到“未诉先治”。建立需求调研机制,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掌握司机诉求,将建议纳入决策;完善联动机制,联合公安、市监等部门监管安全与价格,确保服务不缩水;健全考核机制,将站点运营纳入绩效,引入司机满意度测评,倒逼服务提质。如今,巴中境内的货车司机笑脸多了、抱怨少了,这些“暖心港湾”不仅解了司机燃眉之急,更畅通了物流血脉,实践证明,只要紧盯群众需求,就能把急难愁盼化为“民心工程”,为行业治理提供鲜活样本。(王旭、刘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