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时评 || 以抗战精神火种点燃时代之光

巴蜀党建   2025年9月26日      四川

 

 

       烽火淬炼的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在危亡时刻凝聚的“精神火种”。这火种里,藏着党员干部的赤胆忠诚、军民同心的生死与共、百折不挠的斗争意志。当新征程的号角吹响,唯有握紧这颗火种,用它点燃初心、照亮实干、淬炼担当,才能让时代之光在民族复兴的路上愈发璀璨。

       以“忠诚向党的信仰火种”,点燃初心之光。抗战时,杨靖宇孤身抗敌至最后一刻,赵尚志率部在林海雪原坚守,他们的信仰从未因绝境动摇。这颗火种,如今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思想明灯”。面对意识形态的复杂挑战,要以理论武装筑牢立场,在诱惑前守住“跟党走”的初心;面对改革任务,要以“党中央有号召、行动不打折”的自觉,把政策落到实处,让忠诚的光芒照亮前行方向。

       以“担当为民的行动火种”,点燃实干之光。抗战时期,党员干部与群众同吃野菜、共挖地道,用“把群众当亲人”的行动凝聚起全民抗战的力量。这颗火种,在今天就是“为民办实事”的实践。乡村振兴一线,俯下身子听需求、谋产业,让农民增收;民生窗口前,用“最多跑一次”的效率、“上门办”的温度解决群众愁心事,让实干的光芒温暖每一个角落。

       以“斗争到底的勇气火种”,点燃攻坚之光。从敌后游击战的坚持到正面战场的浴血,抗战胜利是靠“不怕牺牲、排除万难”拼出来的。这颗火种,正是破解新时代难题的“利器”。面对科技“卡脖子”,科研工作者敢闯“无人区”;面对基层矛盾,干部敢啃“硬骨头”,用闯劲与魄力攻克难关,让攻坚的光芒照亮发展之路。

       抗战精神火种从未熄灭,而是需要代代传递。以这颗火种点燃时代之光,既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使命的担当——让精神之力化作奋进之能,在新征程上书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荣光。(作者:陈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