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时评 || 以人才活水润泽乡村沃野
巴蜀党建 2025年9月26日 四川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人才,各级党组织需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搭好台铺好路,形成人才价值实现与乡村全面振兴的互相促进、良性循环。
“沙里淘金”选才,蓄足源头活水。不拒众流,方为江海。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乡土人才队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刚性需求、必要之举。广角识别“原乡人”,“拉网式”寻访摸底本土人才,建立乡土人才数据库,动态管理、跟踪服务,对“土专家”“田秀才”确保人尽其才、野无遗贤。真情召唤“归乡人”,建立定期联系机制、流动人才结对关爱制度,搭建“外出人才家乡行”“青年学子联络站”等平台,传乡音、话乡情,认乡友、结乡心,讲好振兴带头人、返乡新农人创业致富故事,持续释放田园“归巢效应”。事业吸聚“新农人”,整合乡村发展需求,分类厘清产业类型,编制紧缺人才清单,线上线下发布“求贤令”,全面立体呈现乡村发展机遇和规划蓝图,吸引更多乡土人才筑梦乡村、建功立业。
“精耕细作”育才,涵养奔涌劲头。乡土人才常年活跃在生产第一线,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要确保乡土人才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全心培养是关键。与时俱进更新理论观念,从田间务农到直播带货,组织乡土人才到一线“墩苗”,在亲身体验中增强了解,更好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因材施教加强分类培训,按照“发展什么教什么、缺少什么补什么”的思路,用好“农民田间学校”,聚焦生产经营实际、特色产业发展,引进电商顾问、技术专家、致富带头人等传经送宝,走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业企业等单位研学锻炼,针对性补齐市场营销、品牌打造等认知欠缺和能力短板。充分发挥“头雁”作用,以带动一群、辐射一片、造福一方的抱团发展效应,让更多村民蝶变成才、破土飘香。
“人岗相宜”用才,激发澎湃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是事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为乡土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是人才工作的价值所向,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厚植以用为本理念,结合乡村实际和人才专长,高效配置资源,把乡土人才用在适宜的“刀刃上”,在攻坚克难的“用武之地”大展拳脚。持续解开用人束缚,给予更多容错试错空间,支持乡村人才领办专合社等经营模式,搭建与农业专家、行业精英的即时对话平台,助力乡土人才携手村民创新、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畅通晋升选拔渠道,打破学历、资历等门槛,坚持以能力论英雄、以实绩评高下,选树典型标杆,落实激励办法,大胆“给位子”“铺路子”,以人才有序流动助力人力资源潜能释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智力支持。(作者:马世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