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时评 || 为干事担当者“劈波斩浪”

巴蜀党建   2025年9月30日      四川

 

 

       为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近年来,四川绵阳市通过靠前化解风险隐患、重拳整治诬告陷害、常态开展澄清正名等方式,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撑腰,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扶正必须祛邪,激浊方能扬清。”干事担当者难免存在风险。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撑腰,以强化预警研判,前移监督关口;建立信访举报、诬告陷害“同查快处”机制;明确界定因改革创新、担当履职遭受不实举报等4类可澄清情形,规范“个人申请、单位提出、查结直启”三种正名机制,严格限定澄清范围和程序等,坚持问题导向,回应基层干部的呼声和现实需求,用好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政策组合拳,让干部可见可得可感,以担当带动担当,以作为促进作为。

       虽然说“身正不怕影子斜”。但是平白无故背上一个违纪“罪名”,“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想必放在任何一个人的身上都会觉得挺冤的。事实上,对于许多敢担当、敢负责、敢干事的党员干部来说,工作繁杂一点、辛苦一点没有关系,任务艰辛、挑战巨大也不是问题,最怕的就是诬告陷害,被安上莫须有的罪名。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处置,就会严重挫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向诬告陷害者施以重拳出击,不让担当者流汗又流泪。

       还干部一个“清白”,给群众一个“明白”。有问题不放过,但没有问题绝不能耽误。改革攻坚,小康冲刺,需要敢闯、敢试,敢破、敢立者。大到一个国家、一个部门,小到一个单位、个体,都需要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险敢于挺身而出的好干部。切实消除不实举报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打造忠诚干净担当党员干部队伍“中坚力量”必要保障,更能通过为干事担当者澄清正名,起到澄清一人、激励一批、提振一片的效果,为敢于担当者吃下“定心丸”。

       为干事担当者“劈波斩浪”,是激励保护党员干部想为敢为、勤为善为的重要一环。而依托干部监督联席会议,整合纪检监察、公安、网信、政法等26家单位力量,强化线索甄别和会商研判,依法启动诬告陷害查处程序,必须有。特别是对于捏造事实、恶意中伤诋毁、蓄意诬告陷害的行径,必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以提高违纪违法成本,坚决抵制歪风邪气,切实保护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合法权益,才能让干部热情与潜力得到迸发,为埋头苦干者“兜底”。

       好干部是锻炼出来的,也是组织关心出来的。严管与厚爱结合,为受到失实检举控告影响的党员干部澄清,坚守依规依纪依法的原则底线都不能突破,让诬告陷害终害己,才能真正实现祛疾除疴、标本兼治,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最后,为干事担当者“劈波斩浪”,更愿全社会对党员干部多一分理解,少一分猜忌;多一分关心,少一分责难,在多方面给予关心和支持,才能更进一步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和谐发展。(作者:鱼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