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时评 || 凝心聚力,系统推进宗教中国化

巴蜀党建   2025年9月30日      四川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围绕“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宗教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深刻认识推进宗教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与现实紧迫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实践证明,只有持续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才能更好促进宗教和顺、民族和睦、社会和谐,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不仅是对历史规律的自觉遵循,更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也是各宗教在我国健康传承、与时俱进的内在需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面对深刻变化的国内外形势,系统推进宗教中国化,有效防范化解宗教领域风险挑战,其现实重要性愈发凸显。

       准确把握推进宗教中国化的核心内涵与实践路径。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明确了系统推进宗教中国化的多维路径,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我国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必然要求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应当自觉扎根中华文明沃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充分发挥宗教界的主体作用与创新精神,对教义教规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要求、体现中华文化精神的阐释;同时,持续完善宗教事务管理法律法规体系,贯彻“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基本原则。

       凝聚合力,确保宗教中国化行稳致远。系统推进宗教中国化是一项涉及广泛、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宗教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压实各级党委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要持续完善宗教工作体制机制,建强宗教工作“三支队伍”,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通过多方协作、综合施策,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管理、社会协同、宗教自律的治理格局,广泛汇聚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强大合力。

       推进宗教中国化,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和谐稳定的系统工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宗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社会深度交融,不断夯实团结奋斗的思想根基,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民族复兴伟业凝聚广泛力量。(作者:陈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