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源异彩:苍溪与江油组织工作的实践对比与融合思考

巴蜀党建    2025年10月27日        四川

 

 

       组织工作始终因时代要求而变,因地域发展而兴。对我而言,从川北山区的苍溪,调到川西北门户的江油,不只是一次工作地点的简单变动,更像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让我有机会亲身体验和思考不同发展阶段下组织工作该如何因地制宜、因时而变。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对比反思,也努力把过去的经验融入新的实践,寻找个人成长与组织工作同频共振的路径。

       初心同源,在基层中践行选调初心。作为一名组织部的选调生,我从苍溪县调整到江油市,不仅是地理位置的转换,更是视野和能力的再拓展。在苍溪县委组织部工作的五年,我深度参与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等重点工作,尤其是在挖掘和运用本地红色资源、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方面,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组织工作就是要服务大局、夯实基础,也筑牢了我的政治根基和业务底子。

       来到江油市委组织部这三个月,我努力适应新的环境和岗位,主动了解江油作为工业重镇和文旅名城的发展战略。把在苍溪养成的严谨细致、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带到更具开放性和动态性的江油节奏中,继续践行选调生“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的初心,希望在新起点上做出新成绩。

       使命异彩,体会两地组织工作的不同侧重。苍溪和江油虽然都是县级组织部门,但因为发展阶段和定位不同,组织工作的着力点也各有特色。在苍溪时,工作重心更多放在“传统组织工作”的深化和创新上,比如提升组织力、突出政治功能,狠抓农村和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党员教育也特别注重与红色文化融合,用本地的红色遗迹和故事激励党员干部担当奋进,为县域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和思想保障。

       而江油作为全省县域经济强县,组织工作则更体现出“新型组织工作”的特点——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组织资源、干部力量和人才政策向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和营商环境优化倾斜。比如,在干部选任上更看重经济管理、招商引资等专业能力;在人才工作中着力构建吸引产业急需人才的制度优势;在党建引领上,探索产业链党建、园区党建等新模式,推动党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这种从偏重基础党建到更注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转变,是适应不同发展阶段需要的必然选择。

       融合共生,投身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新实践。这三个月,是一个不断学习、适应和反思的过程。我深深感到,苍溪注重党建基础、铸魂育人的传统,是做好组织工作的根本和财富;而江油聚焦经济主战场、强化组织保障的导向,则代表了新发展阶段组织工作主动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的创新方向。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希望把这两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一方面,继续发扬在苍溪积累的扎实党建基本功和红色文化运用经验,筑牢干部思想根基;另一方面,尽快提升自己服务经济工作的专业能力,深入钻研江油的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积极探索组织工作如何更精准、更有效地为项目建设、产业培育和人才引进赋能。努力把过去的经验用活、用实,在新型组织工作的实践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者:邓诗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