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时评 || 进博八年沐春风 开放潮涌暖全球

巴蜀党建     2025年11月4日          四川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奏响四海宾朋共享合作新机遇、共赢发展新未来的开放乐章。(11月3日 新华网)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当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帷幕在上海黄浦江畔徐徐拉开,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参展商跨越山海而来,共同谱写“四海一家”的开放新篇。这场持续八年的东方之约,进博会从初启的探索者成长为全球贸易的领航者,在习近平主席的部署推动下,不仅成为中国扩大开放的生动注脚,更成为全球经济寒冬中一簇跃动的火焰,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澎湃动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东方暖流”。

       中国大市场,正是世界机遇的“引力场”。面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市场空间大、成长预期好”的中国市场成为跨国企业的坚定选择。前七届进博会累计超5000亿美元的意向成交额,3000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的集中亮相,印证着“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的深刻道理。德国巧克力商人的“发展三级跳”规划,美国企业连续七年领跑的参展面积,无印良品422家门店的成长轨迹,从“头回客”到“常驻客”的角色转变中,藏着中国开放的诚意与底气。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中国作为唯一举办国家级进口博览会的发展中国家,正以开放联通让各方相互成就。

       创新策源地,实为全球转型的“动力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进博会的舞台上,创新成果从未缺席。本届展会461项首发首秀成果中,西门子的工业AI解决方案、法国的电力具身智能机器人、加拿大的家庭陪伴机器人等“硬核科技”扎堆亮相,彰显着全球创新链与中国市场的深度嵌合。汉高的“朋友圈”扩容、赛诺菲的“进博宝宝”落地,印证着中国不仅是消费市场,更是“创新与合作的热土”。当中国跻身全球创新指数前十,超大规模市场与创新活力的叠加效应,正让进博会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皿,为世界经济突破瓶颈提供密钥。

       普惠同心圆,更是共同发展的“连心桥”。“现代化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进博会的开放底色始终温暖。123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参展,163家最不发达国家企业亮相,非洲专区参展数增长80%,这些数据背后是中国推动普惠包容全球化的担当。秘鲁蓝莓经钱凯港十日抵沪,坦桑尼亚牛油果首次踏上国际展台,格鲁吉亚总理亲自为本土产品站台,进博会让中小企业也能搭乘全球化快车。虹桥商务区的“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机制,则让开放红利从展会延伸至日常,1-9月18.1%的社零增长便是最好注脚。

       进博八年沐春风,开放潮涌暖全球。八年征程恰似一幅徐徐展开的《千里江山图》:从黄浦江畔的“四叶草”到神州大地的开放高地,从商品流通的物理平台到制度创新的化学反应,从经济合作的务实举措到文明互鉴的精神共鸣。当东方暖流汇入世界经济的大江大河,中国正以“弄潮儿向涛头立”的勇气,与各国携手绘制“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壮美画卷。(文/何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