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时评 || 让廉洁教育“走心”更“入心”
巴蜀党建 2025年11月4日 四川
“红旗渠10年修建过程中,总投资6865万元,未发生一起贪污挪用事件……”不久前,河南省林州市纪委监委组织党员干部参观红旗渠纪念馆,讲解员深情讲述红旗渠精神中蕴含的廉洁基因,引导党员干部感悟精神力量、砥砺廉洁品格。
着眼于“本土味”“时代性”等特点,深入挖掘本地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民俗文化中的“红”“廉”元素;深入挖掘河南历史和黄河文化中的廉洁元素,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中的廉洁基因,着力建设多点支撑、全域联动的廉洁文化阵地,纵深推进“清廉河南”建设,让新时代廉洁文化根植于中原大地文化沃土。以文化润廉,以思想铸廉,厚植廉洁文化土壤,拓展廉洁文化影响力,唱响廉洁主旋律,让廉洁教育“走心”更“入心”。
“廉者,政之本也。”让廉洁文化于挖掘中凝炼,传递崇尚廉洁的价值观念。一直以来,廉洁文化根植于中华大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筑造了廉洁文化的“根”与“魂”。而“廉洁”更是被视为“仕者之德”“为官之宝”“国之四维”。时代在变,我们不仅要不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营养和智慧,更是要持续探索和拓展廉洁文化载体,让廉洁文化更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在兼具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同时,更要与时俱进。
廉洁教育,是实现廉洁政治、建设廉洁社会的坚实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特别是作为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廉洁自律的优秀品德,慎独慎欲、慎初慎微,心存敬畏、胸怀戒律,要常思“严”之益,常念“纵”之害,以平常之心对待“名”、以淡泊之心对待“位”、以知足之心对待“利”,离不开廉洁文化的浸润。通过培养党员领导干部的政德,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自觉将党纪国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廉洁变成共同遵循的行为习惯。
良好社会风尚彰显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素养,影响着一个社会的精神塑造,蕴含着一个社会健康向上的力量。着力打造一批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统一的、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廉政文化作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多元的廉洁教育活动,使各种文化活动场所成为弘扬廉洁精神、传播廉洁价值的重要阵地,在全社会弘扬和倡导廉洁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廉洁文化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广大干部群众耳濡目染,筑牢廉洁之基,实现社会清朗。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涵养廉洁力量,是来自对生活一种方式认可,是一把文明标尺,是一种全社会共有的风尚追求。相信,只要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坚决抵御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袭,用廉洁理念来引导人、教育人、激励人、塑造人,定能真正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文化环境,弘扬好廉洁正能量。(作者:鱼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