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时评 || “青春”燃动三湘绿茵场,“联赛”激活经济新引擎
巴蜀党建 2025年11月5日 四川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当116.375万名观众涌入赛场,当73.3亿次社交传播刷爆全网,当71.59亿元消费数据震撼发布,2025湖南省足球联赛(湘超)用一场青春与经济的双重盛宴,证明了中国地方体育赛事的无限可能。这场以“湘超湘味”为底色的足球狂欢,不仅点燃了三湘四水的热血,更成为“体育+”融合发展的鲜活样本。
青春风暴:学生军撑起联赛“半边天”。“少年强则国强”,湘超联赛的赛场上,这句话被具象化为一道道青春的闪电。前八轮比赛,354人次中学生、457人次大学生首发登场,237人次中学生、212人次大学生替补出战,学生球员贡献了总进球数的50%。其中,李悦宁、汤军等“05后”球员以敢拼敢抢的作风掀起“青春风暴”,14人更入选湖南U18男足征战全运会,为湖南足球青训体系注入强劲动能。数据背后,是赛事对青少年足球的深度赋能。中学生球员场均跑动距离超9公里,传球成功率达78%,大学生球员则以精准的节奏把控成为中场核心。正如湖南足协技术总监所言:“这些孩子不仅是赛场上的战士,更是湖南足球未来的种子。”当“小孩哥”们在绿茵场上挥洒汗水,他们用行动诠释了“青春因奋斗而精彩”的真谛。
经济裂变:71亿消费背后的“体育+”。“体育搭台,经济唱戏”,湘超联赛用71.59亿元的消费数据,演绎了一场“一人观赛,全城消费”的连锁反应。赛事期间,14个赛区城市累计接待游客3454.2万人次,餐饮门店客流暴涨40%,酒店入住率峰值达92%。郴州赛区推出的“跟着足球游郴州”活动,凭球票享6家景区免门票、19家景区5-8.5折优惠,760万元文旅消费券撬动超3亿元间接消费,真正实现了“办好一场赛,提升一座城”。这种裂变效应,源于赛事对“体育+文旅+消费”生态的精准构建。长沙赛区将球票升级为“消费通行证”,赛场周边设立湖南好物专区,100余款名优特产、文创产品热销;株洲队与常德队的比赛,带动周边商圈销售额同比增长25%。正如经济学家周其仁所言:“体育赛事是城市经济的催化剂。”湘超联赛以足球为支点,撬动了交通、餐饮、住宿、零售等多行业的协同增长,为区域经济注入“青春活力”。
文化破圈:从赛场到社会的“全民欢”。“体育不仅是竞技,更是文化的共鸣。”湘超联赛的火爆,离不开其对湖湘文化的深度挖掘。赛事Logo以“三湘四水”为灵感,吉祥物“湘湘”“超超”融合红嘴相思鸟与超级水稻元素,口号“湘超湘味,湘当韵味”用方言传递地域认同。郴州赛区推出的“矿世奇才”球员IP,将钨、铋等矿产资源转化为球队文化符号,让球迷在呐喊中感受到“家里有矿,不服来战”的豪情。这种文化破圈,在社交媒体上引发裂变式传播。短视频平台相关内容播放量达5864.5万次,#湘超联赛#话题阅读量突破73亿次。网友“湘江浪子”评论:“以前觉得足球是欧洲人的专利,现在才发现,我们湖南的足球也能这么燃!”当体育赛事与地域文化同频共振,它便超越了竞技本身,成为全民参与的文化盛宴。
“湘超,不止于足球!”“青春”燃动了三湘绿茵场,“联赛”激活了经济新引擎。“体育赛事的生命力,在于与城市的共同成长。”湘超联赛用数据证明,当青春力量与经济引擎同频共振,当地域文化与体育精神深度融合,一场省级足球联赛也能迸发出国家级的影响力。未来,随着“体育+教育”“体育+科技”等新业态的拓展,湘超联赛或将为中国地方体育赛事的发展提供“湖南方案”。(文/何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