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时评 || 以开放确定性锚定激荡全球,以中国机遇开启合作新航程
巴蜀党建 2025年11月5日 四川
近日,中方宣布了一系列扩大开放的新举措。从增加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入境口岸等10项出入境新政,到延长对法国等国免签政策、恢复赴加拿大团队游业务,再到即将开幕的第八届进博会,中国正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的坚定承诺。这份基于制度保障和政策连续性的确定性,正为激荡的全球经济注入稳定力量。
中国机遇的确定性,体现在制度型开放的深度推进。过境免签政策的优化扩容、对部分国家免签期限的延长,都建立在对中国发展阶段精准判断、对全球化趋势深刻把握的基础之上。这些措施降低了国际交往的制度性成本,为商务、旅游、文化交流铺设了更为便捷的通道。从山西古建到贵州世遗,更多外籍游客得以深入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此同时,旅游、餐饮、交通等相关产业也迎来复苏契机,形成“流量转化为增量”的良性循环。这样一个可预期、可信赖的开放环境,本身即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要素。
中国机遇的确定性,彰显于超大规模市场的独特魅力。即将启幕的第八届进博会,不仅是一个展示交易的平台,更是中国主动分享发展机遇的生动实践。中国市场以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为全球优质商品与服务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展示窗口与落地通道。当海外品牌通过进博会打开中国市场,当外籍游客享受境内便捷消费,这种双向流动的活力,正在重塑全球经贸格局。这种依托于市场规模与消费升级的确定性,正为波动中的全球经济注入稳定的需求锚点。
中国机遇的确定性,植根于开放政策的连贯性与市场潜力的稳定性。在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之际,中国非但没有关闭大门,反而将门开得更大;在全球供应链承压重构之时,中国未曾转向封闭,而是更深融入国际循环。这种确定性,让跨国企业敢于扎根中国,也让国际游客愿意走进中国。当中国以稳定的政策预期与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成为各国企业长期投资的沃土,她所贡献的已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增量,更是穿越周期迷雾的可靠航标。
全球经济复苏需要稳定锚点,中国以扩大开放之“进”、超大规模市场之“博”,给出了清晰答案。这份贯穿始终的确定性,正是中国机遇的核心密码,更是世界经济的希望所在。(作者:陈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