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时评 || 骑手社保破局,平台经济焕新
巴蜀党建 2025年11月5日 四川
外卖平台推出全国骑手养老保险补贴,标志着平台经济从“流量竞争”转向“责任竞争”的新阶段。这一举措不仅回应了8400万灵活就业者的现实诉求,更倒逼整个行业重构权益保障体系。当“即时配送”的效率神话遇上“老有所养”的民生刚需,平台经济正站在价值重构的十字路口。
传统平台经济以“轻资产、高弹性”模式实现指数级增长,但这种“去雇主化”的用工方式,将社保成本转嫁给劳动者与社会,导致骑手群体陷入“工作不稳定、保障缺失”的困境。此次某平台主动承担养老保险补贴,本质是平台经济从“流量收割”转向“价值共生”的标志。数据显示,我国灵活就业人口超2亿,其中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职业占比超40%,他们的权益保障缺失已成为制约平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当“30分钟送达”的效率竞争触达天花板,社会责任正成为新的竞争维度。
推动平台经济责任升级,需以制度创新为基、技术赋能为翼、生态共建为纲,构建适应数字经济特性的保障体系。创新制度,建立“弹性+刚性”的社保框架。推行“职业分类参保制”,对全职骑手按传统劳动关系缴纳“五险一金”,对兼职骑手提供“基础养老保险+商业补充险”的弹性方案。同时,建立“平台-政府-个人”三方共担机制,如将平台利润的2%纳入骑手保障基金,政府通过税收优惠匹配等额补贴,降低单一主体负担。
技术赋能:打造“数字权益护照”。开发全国统一的“新就业形态服务码”,集成社保缴纳、职业培训、劳动维权等功能。骑手通过扫码即可实现“参保地随就业地切换”“积分兑换培训课程”“一键投诉纠纷”,破解跨区域流动导致的保障断档问题。
生态共建:构建“产业联盟+标准体系”。由头部平台牵头成立“灵活就业权益保障联盟”,制定行业社保缴纳最低标准,避免“补贴竞赛”引发的恶性竞争。同时,推动将骑手社保覆盖率纳入平台ESG评级,倒逼企业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作为”。
骑手社保全国覆盖不是终点,而是平台经济责任升级的起点。当“即时配送”与“长期价值”相向而行,平台经济才能真正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量发展”的跨越。(合江县石龙镇人民政府 刘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