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黑水县瓦钵梁子乡:党建引领破局“空心化”乡村产业振兴之路

巴蜀党建     2025年11月5日          四川

 

 

       近年来,面对群众普遍外流、产业“量小质弱”等现实困境,阿坝州黑水县瓦钵梁子乡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聚焦特色农业、集体经济等重点领域,走“规模化、特色化”为发展路径,着力破解“空心化”背景下的产业发展难题,推动乡村产业实现从“零星散种”到“集约发展”的初步转变。

       党建引“强援”,破解规模瓶颈。针对劳动力匮乏、产业布局散乱问题,乡党委精准施策,将引进培育优质经营主体作为突破口,深度挖掘本土资源潜力,持续放大特色产业优势。目前,已引进优质经营主体5家,集中连片流转3个村优质土地,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联动运营机制,打造千亩高山蔬菜种植基地,规模化发展鸡心白、红油菜等特色蔬菜,年产量达210万余斤,有效推动高山蔬菜产业从“点上萌芽”向“面上成势”的跨越,初步形成了多村联动、集群发展的良好态势。

       党员当“先锋”,激活特色潜力。坚持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贯穿于特色产业发展的各环节,着力破解群众参与动力不足难题,创新推行“党员干部示范田”制度。今年以来,瓦钵村党支部书记王东生率先行动,积极对接企业开展合作,依托公司技术支持,成功试种羊肚菌、五加皮等道地药材5亩,并通过田间现场教学、实操指导、座谈交流等方式,向有意愿的群众传授种植技术、解决实际困难,有效激发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逐步带动更多群众就地就近融入产业发展,实现稳定增收。

       支部拓“路径”,壮大集体经济。坚持以党支部为核心引领,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着力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瓶颈。瓦钵村党支部紧抓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契机,整合投入衔接资金150万元,精心打造“红军驿站+森工企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实现村集体经济年均稳定增收5.8万元,成功突破10万元大关。今年,渔沙沟村党支部立足62户瓦钵籍群众常住彭州市桂花镇实际,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50万元,创新实践“飞地经济”发展模式,以生产设备入股形式与彭州市桂花镇共建食用菌产业示范项目,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可为20余名本乡群众创造就近就业岗位,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5万元,有效破解资源与人口空间分离的发展难题。(阿坝州黑水县委组织部  冯俊逸